今天是:
人物长廊 当前位置:主页 > 人物长廊 >

叶光欧、叶尚志兄弟

发布时间:2013-10-05 浏览次数:

    叶光欧、叶尚志兄弟出身于宿松坝头一个书香世家,祖父叶际春为清末国子监教习,父亲叶云卿毕业于京师大学堂数学、法政科,毕业后回乡创办县立第4高等小学(1922年病殁)。
   叶光欧出生于1904年,5岁上私塾,14岁入父亲执教的宿松县立第4高等小学,1921年考入安徽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后因闹学潮转入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正赶上大革命,叶光欧参加徐文藻发起的宿松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大革命失败后,叶光欧受到反动派通缉,逃到开封,1929年返回安庆,经共产党员廖瑞荣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被派回宿松工作。1930年因涉熊果生案逃至北京,辗转到上海,从事工人运动。1931年初被中共上海沪西区委派回家乡,重整宿松东南乡工作。1933年,宿松东南乡形势严峻,中共蕲宿太彭工委转移江南,叶光欧利用其社会关系,秘密往来于大江南北。1934年9月,叶光欧从宿松返回彭泽,被国民党清乡队抓获,虽利用家庭社会关系避免了牢狱之灾,但与组织失去了联系,只能隐蔽家乡开展秘密工作。1938年1月,叶光欧、孙吉庵(纪正)、徐季龙一行远赴山西临汾,随即进入彭雪枫率领的新四军第4支队第8大队。1938年辗转到延安。后离开延安,赴抗日前线。不料,途中遭三青团密捕迫害,至1942年春又回到家乡,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沿江地区的抗日活动。1945年1月,盘驻宿松洲区的汪伪“和平建国军”从坝头叶光欧家中,抓到叶光欧,把他投入监狱。叶光欧受尽酷刑,身体受到严重摧残,但他咬紧牙关,坚贞不屈,保持了共产党人的崇高气节。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强迫革命人士“自首”,叶光欧与之进行坚决斗争,坚持革命立场。1947年冬,刘邓大军转战大别山,叶光欧闻讯在宿松山区建立了县委、县民主政府,心潮澎湃,一路颠簸来到县委、县民主政府驻地。左达县长热情接待叶光欧,安排他回到乡下,继续坚持地下工作。渡江战役前夕,由于叶光欧富有成效的工作,解放军先遣支队成功地争取到国民党宿松自卫团残余武装起义、投诚,创造了宿松洲区和平解放的范例。解放后,叶光欧克服身体病残,坚持为党和人民工作,直至1959年伤病发作不治身亡。
    叶尚志,原名光亮,生于1919年,父母早逝,一度失学,当过学徒和测绘技工,后在安庆、南京求学,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上海沦陷前夕,叶尚志流亡武汉,在中共湖北省委青年部领导下的青年救国会做抗日救亡工作。后经民先领导人智体洁、中共中央长江局青年书记蒋南翔和湖北省青年部长杨学诚介绍,奔赴山西八路军总部炮兵团参军,后奉调到总部随营学校、延安抗大学习、入党,毕业后,选调到抗大总校政治教员训练队学习理论,留校工作,是抗大四代表之一。1940年夏季代表抗大一分校参加山东各界联合大会(战时首届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省参议会和战时行政工作委员会(即战时省政府)。1942年调中共中央山东分局组织部工作,因到冀鲁边区巡视工作,留任新海(现黄骅市,曾包括新海、无棣、青县)县委书记兼八路军第115师教导第6旅系列县部队政委。解放战争期间,任商惠(曾包括商河、惠民、济阳三县)联合剿匪指挥部副总指挥兼政委。1948年调回渤海区党委组织部,参与调配、派遣南下干部工作队。1949年底奉调进京,任中共中央统战部干部三处处长和中央民委人事司司长,1951年参加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1956年列席党的第八次代表大会, 1964年调任上海市宗教局工作。“文革”期间住牛棚,1977年恢复工作,主持上海中医药学院拨乱反正;不久调回上海市委统战部,任副部长兼市宗教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1981年调任上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退出领导岗位后,他积极参与社会、文化、教育、学术活动,先后担任上海《人才开发》杂志社社长、中国人才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统战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华诗词学会理事、上海行知教育促进会名誉理事长、上海安徽经济文化技术促进会会长、上海炎黄文化研究会特邀顾问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