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人物长廊 当前位置:主页 > 人物长廊 >

陈延年

发布时间:2017-08-01 浏览次数:

陈延年(1898~1927)谱名遐延,以字行,怀宁县人。清光绪24年(1898年)生于安庆,陈独秀长子,中国共产党早期政治活动家。延年5岁入私塾读书,12岁就读于安庆尚志小学,后转全皖中学。民国4年,陈独秀在上海编辑《新青年》杂志,延年随父居上海,先在一法语学校进修法语,后考入震旦大学。在上海求学期间,他信奉无政府主义,与无政府主义者吴稚晖、李石曾、黄凌霜、郑佩刚等交游甚密。民国8年1月,陈延年与黄凌霜、郑佩刚等组织了以无政府主义为宗旨的进化社,创办了《进化》杂志,并任主编。5月,《进化》刚出3期即被迫停刊。12月下旬,陈延年赴法国勤工俭学。次年2月抵马赛,后到达巴黎。他原准备报考巴黎大学,由于华法教育会突然中断对留法学生的津贴,报考巴黎大学的计划未能实现。以后他滞留里昂,一面做工糊口,一面自学。民国10年,中国赴法勤工俭学的留学生与无政府主义者吴稚晖、李石曾控制的华法教育会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吴稚晖等人勾结法国当局迫害留法的中国进步学生,使陈延年认清了无政府主义的反动性,坚决与之决裂。后来,他转向马克思主义,并与周恩来、赵世炎等有了更多的接触。民国11年6月,陈延年与周恩来、赵世炎在巴黎创建了中国少年共产党,延年任宣传部长,并负责编辑《少年》月刊。这年秋天,经阮爱国(即越南胡志明)介绍,他和赵世炎、陈乔年等加入了法国共产党。不久,中共中央正式承认参加法国共产党的中国同志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由他们组成中共旅欧支部,陈延年为支部领导人之一。民国12年3月,陈延年离开法国到苏联莫斯科,进入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俄国革命经验。民国13年夏,因中国国内革命运动高涨,急需大批干部,陈延年按照党中央指示,和其他在东方大学读书的同志一道回国。9月下旬抵达上海,10月上旬到广州,投身到大革命的洪流中。开始,陈延年担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驻粤特派员,负责指导广东区团委的工作。不久,调任中共广东区委秘书兼组织部长,协助区委书记周恩来处理日常工作。民国14年春,周恩来参加东征,陈延年接任广东区委书记。他就职后,着手加强区委领导机关的建设,健全了各工作机构,并在广州文明路租了一幢楼房作为区委机关。他深入工厂、农村、学校,培养和吸收一批先进分子入党,先后建立了汕头、琼崖、北江、西江等地委,随后又建立了广西梧州地委、福建闽南特委和香港支部。从民国14年春到民国15年底,广东区委的党员由几百人发展到五千多人,占全国党员总数的百分之三十八左右。由于陈延年在发展组织工作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被党内同志誉为“开疆辟土的拖拉机”。为了深入群众、了解情况,陈延年多次同人力车夫一道拉车。民国14年6月至民国15年10月,陈延年和邓中夏、苏兆征等领导发动了省港大罢工,参加罢工的广州、香港工人达二十多万,斗争坚持了16个月,使香港成为“死港’、“臭港’、“饿港”。在国共合作、统一战线问题上,陈延年主张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同西山会议派、国民党右派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戴季陶主义出笼后,陈延年在中国国民党一届四中全会和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积极支持关于弹劾西山会议派的有关决议。他一方面主张联合国民党左派,一方面主张决不能和国民党右派妥协。他反对为国民党“抬轿子”、当国民党的“姨太太”、给国民党做“苦力”的右倾妥协倾向。中山舰事件发生后,他赞同毛泽东提出的给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以坚决反击的主张。对蒋介石在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上抛出的《整理党务案》,陈延年领导的中共广东区委坚决抵制,不予理睬;对陈独秀的一味妥协退让的错误做法,陈延年深为不满。他常对人言:“我和老头子是父子关系,但我是共产党,我坚决反对妥协退让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民国16年(1927年)年4月,陈延年调任中共江浙区委书记。4月底,在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和政治局候补委员。“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后,中共江浙区委两次召开会议,研究对策。会后,由周恩来、陈延年、李立三、赵世炎、罗亦农等人签名,由周恩来执笔起草了《致党中央意见书》。这份意见书历数了蒋介石叛变革命的罪行,提出了促使当时武汉国民政府东征讨蒋的主张。这时,江浙和上海地区一片白色恐怖,陈延年冒着生命危险,日夜奔忙,使遭受破坏的党组织及工会组织得到了恢复。6月,党中央撤销江浙区委,分别成立江苏省委和浙江省委,陈延年任江苏省委书记。6月26日,因叛徒告密,陈延年在上海四川北路的中共江苏省委机关驻地被国民党反动当局逮捕。党组织曾设法营救,由于吴稚晖投井下石,陈延年于7月4日在龙华监狱壮烈就义,时年29岁。(图:陈延年像) 

上一篇:吴 樾 下一篇:陈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