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人物长廊 当前位置:主页 > 人物长廊 >

严凤英

发布时间:2017-08-01 浏览次数:

 

严凤英(1930~1968)女,原名鸿六,又名黛峰,桐城县人。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祖父严纯启为木匠,在安庆开“联升栈”小饭店,严凤英就出生在这里。其父严思明在饭店倒闭后入印刷店写字谋生,严凤英则随祖父返回老家罗家岭,度过了她的少年时代。和着淙淙的流水声和清脆的画眉声,她不时地学唱起秧歌、对歌、牧歌、茶歌和黄梅调。圆润的歌声惊动了家乡一位黄梅戏老艺人严云高,遂收她为徒。13岁的严凤英,开始了自己的艺术生涯。但学戏触犯族规,为逃避溺杀,只得被迫离家。15岁她从师程积善,正式搭班唱戏,在枞阳、桐城一带演出。开始只在一些大戏中饰丫环,虽是配角,但扮演的几十个丫环各有差异,毫不雷同。很多观众竟专门花钱来看严凤英饰演的丫环戏,以致班头特意为她出大海报:“特聘驰名唱做花旦筱鸿六主演丫环”。之后,又得著名老艺人丁永泉指点,先后入张光友、王老九、琚光华等戏班,在贵池、殷汇、大渡口、大通等皖南山乡水镇演出。民国36年(1947年)曾随胡金涛、刘凤云学唱京戏,1954年又拜北昆著名艺术家白云生为师,不断汲取兄弟剧种之长,丰富了自己的表演技艺。

建国后,严凤英由宁返皖,在安庆群乐、胜利等剧场演出。1952年参加安徽省艺人训练班,并首次应邀和泗州戏同赴上海演出。严凤英主演的《打猪草》受到热烈欢迎,被誉为“散发着泥土的芳香”奇葩。她还为抗美援朝捐献飞机,首倡义演。1953年4月,她放弃民营剧团的高薪,第一个报名参加刚刚成立的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并参加建团演出。严凤英嗓音清脆甜美,唱腔朴实圆润,演唱明快真挚,吐字清晰,韵味醇厚,并注重从人物感情出发,力求达到声情并茂,具有耐人寻味的艺术魅力;其表演质朴细腻,成功地塑造了祝英台、招弟、陶金花、蓝玉莲等许多具有鲜明性格的人物形象。

1954年,她主演的《天仙配》,参加华东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演员一等奖。翌年,《天仙配》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传播中外。是时,严凤英在艺术上已不拘陈法、博采众长,努力吸取京剧、昆曲、越剧、评剧的精华,遂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把黄梅戏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阶段。1956年参加安徽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她主演《王金凤》(即《凤凰之歌》),获演员一等奖。1958年,主演《打金枝》、《打猪草》,受到毛泽东主席的赞扬和周恩来总理的多次接见。1959年主演的《女驸马》,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获得很大成功。后又参加了《三八河边》的拍摄。是年,她被选为全国政协委员,直接受到周总理和邓颖超的亲切关怀和教导。1960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全国文教卫生群英大会,被选为全国文联委员和戏剧家协会理事。全国妇联还授予她“三八红旗手”称号。1961年主演古妆喜剧《香罗帕》。接着,又移植了歌剧《刘三姐》,主演《党的女儿》,在广州交易会上演出,受到国内外观众的欢迎。1963年她主演电影《牛郎织女》,并为新拍的《天仙配》担任艺术顾问。这以后,她在周恩来总理推荐的朝鲜现代戏《红色宣传员》中扮演李善子,又先后主演了《江姐》、《白毛女》、《党的女儿》等现代戏,塑造了江姐、喜儿、李玉梅以及其他劳动妇女形象,她的表演又进入一个崭新的境界。1966年“文革”开始后,她从农村演出归来即以莫须有的罪名惨遭凌辱。1968年4月8日含恨辞世。一代艺坛明星殒落,年仅38岁。

 

严凤英自进入安徽省黄梅戏剧团以后,曾任该团副团长。主演大小剧目50有余。工小旦、花旦、闺门旦、并在《丰收之后》中饰老旦,在《袁天成革命》和《扫花堂》中饰演彩旦。通过长期的艺术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黄梅戏艺术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图:严凤英像、《女驸马》剧照、严凤英雕塑)

上一篇:张恨水 下一篇:章伯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