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安庆城的古今演变

发布时间:2018-03-29 浏览次数:

 安庆,位于安徽省西南部,西接湖北,南邻江西,西北靠大别山。旧志称“(安庆)府为淮服之屏蔽,江介之要冲。陆道有北硖挂车之隘,水道有小孤之险,山深水衍,战守之地也。”从山川形势上看,安庆境内西北为高山、东南为江河,既便于防御,又有交通的便利。

原始社会时期安庆已有先民生活。周边考古发掘有薛家岗文化同时期的张四墩遗址、沈店神墩遗址及怀宁的孙家城遗址等。张四墩遗址,位于安庆市北郊10公里的白泽湖乡三义村境内,东南与西南面为4个台形土墩相连接,故名“四墩”。1980年正式发掘,发现灰坑、墓葬等遗迹和大批文化遗物。出土器物主要是石、陶、骨、蚌和青铜器5大类。石器有斧、锛、铲、球、镞、璜、网坠等。陶器主要为鼎、鬲、釜、尊、罐、盆、杯、网坠、纺纶等。沈店神墩遗址,位于安庆市西北13公里的白泽湖乡沈店村神墩上。19851986年进行发掘考察。从出土器物和地层情况分析,其年代为新石器晚期至春秋战国。孙家城遗址,位于怀宁县育儿乡粟岗村,古城址与古文化遗址共存。安徽省考古学家和长江流域城址专家们确定,城址年代距今已有6000余年,是继杭州良渚城址之后,长江下游第二座被发现的新石器时期古城遗存。从考古发现看,这些古人类遗址大多为氏族聚邑,处在人类文明的萌芽状态,个别氏族聚邑已有了“城”的雏形。

夏、商、周三代以后至春秋时期,安庆远离中原文明,属周之“东鄙”的“淮夷”部落,或称“群舒”之部,文化落后,氏族群居的状态较常见,直到春秋“皖国”出现,安庆区域开始有了行政职能,安庆的城市文明才算真正开始。安庆的城市演变首先和它的政治功能的变化有直接关系。春秋时,安庆地域分属皖、桐、舒等小国,以“皖国”地域最广,行使职能最大。春秋后期属吴;战国时,并于楚;秦代属九江郡;汉初属淮南王国,后属扬州庐江郡皖县地,史载皖县有城,管理功能齐全;隋属熙州、同安郡,唐改同安郡为舒州。北宋初年属淮南西路舒州,政和五年(1115)受赐德庆军额。南宋绍兴十七年改德庆军为安庆军(由“同安郡”和“德庆军”各取一字而名,含“平安吉庆”之意)。庆元元年(1195)升舒州安庆军为安庆府 (治所今潜山县城)。元代属河南江北行省,名安庆路;明代为安庆府,直隶南京。清朝初期,安庆府属江南省(省会在江宁),但有一些重要机构驻在安庆,如巡抚都御史(初设于顺治二年,和明代的巡抚都御使功能相同)、操抚都御使(初设于顺治七年)、按察使司(初设于康熙三年,康熙五年移驻安庆)等,这些机构强化了安庆的军事政治管理功能。顺治十八年(1661),安庆府改属江南省左布政使司(治江宁)。康熙元年(1662),设安徽巡抚(管理区域主要在沿江江南),驻安庆,安徽按察使也设在安庆。康熙六年(1667)成立安徽省(行政机构为安徽布政使司),省会在江宁。乾隆二十五年(1760),安徽布政使司由江宁移驻安庆。1938年抗日战争中安庆城失守,省政府离开安庆,1945年后,省府部分机构回到安庆,直到1949101日前,共189年,安庆一直是法定的安徽省会,是安徽省政治中心,安庆城市的政治功能得到最大发挥。从历史发展演变看,安庆的城市发展与其战略地位有重要关系。当它作为安徽首府地位得到确立时,完成了从纯军事职能到兼具政治和军事双重职能的转变。

安庆位于长江中下游,是上游武昌、下游南京之间的咽喉,所以安庆在成为省会之前就已经驻有准省级政治、军事机构。太平天国战争爆发后,安庆政治中心地位受到了巨大冲击。18591861年,双方在安庆进行两年多的争夺战,以湘军的胜利而告终。由于曾国藩的力主,战后安徽省会又回到安庆,若不是大乱过后,出于加强军事控制的需要,或许彼时安庆作为安徽政治中心的地位即会就此终结。1938年初,安徽省政府被迫撤离安庆,安庆因政治而兴,也因政治而衰。建国后安庆为区域性城市,是皖西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安庆的城市演变与安庆的经济文化发展也有很大关系。安庆早在建城之前就逐渐成为黎庶聚落、官府驿站。北宋熙宁八年(1075)设置舒州同安监,铸造铜、铁币。元代以后,江淮间军屯、民屯范围很大,安庆路农业经济有所恢复。明初,安庆境内得到来自江西和皖南的大量移民,人口数量增长很快,成为安庆近代人民的祖先。由于交通的便利,安庆府城渐渐成为沿江农产品、手工业品的集散中心。“芜湖、安庆是明清时期发展较快的两座商业性城市。”(《安徽省志·总述》)。明代安庆府是江南、苏浙和湖广之间的水上交通要道,南北陆路的驿站也非常密集,城市的商业、手工业生产水平也在进步。沿江的安庆一带是安徽省重要的商品粮(米)生产基地。传统的经济作物茶叶等更是抢手货,烟草更是远销他省。但明清以来安庆城市工商业受封建政治体制的影响,比芜湖和沿海地区要弱得多。清代在芜湖和凤阳设“关榷”,安庆则没有。安庆虽贵为省会,却未能成为全省的经济中心。清光绪二十八年,《中英续议通商行船条约》签订,正式开安庆为通商口岸。曾国藩于咸丰十一年在安庆设立内军械所,开始制造轮船、军械,安庆始成为近代中国工业发祥地之一。

宋代以来,历经元、明、清三朝,舒州及安庆府文化思想功能逐步显现。传统封建教育机构吸引着大批人才。“庆历四年,各令立学”。元代官学设在学宫,明、清延续,称“府学、县学”,以读经和培养科举人才为主。唐以来私学如书院和私塾等也有发展,安庆书院最早是太湖的太白书院(唐代,现有石碑遗存)。明代安庆知府胡瓒宗在任时创办了六所书院。十九世纪末,安徽巡抚邓华熙在改革教育、整顿财政、精简机构、发展工商业、编练新军等方面采取了很多积极措施,对“安徽的政治、经济、教育、军事,特别是思想文化的革故鼎新,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积极影响”。近代以来,安庆是全省新式教育的创始之地,一大批中小学堂及安徽高等学堂、安徽大学均在此创立。

安庆城三面环山,一面临江,自古以来即为战守皆宜之地。《汉书》载,汉武帝于元封五年(106)南巡至此,“作盛唐枞阳之歌”,今安庆城区登云坡即为盛唐山故址。山下为盛唐湾古渡口,称“宜城渡”。相传东晋诗人、堪舆家郭璞登盛唐山有“此地宜城”之语,故安庆别名“宜城”。此地三国时期曾筑有城池。三国时期,安庆市境为吴、魏争夺的重点地区,据《建康志》:“宜城者,雁汊对岸一要害处。吴魏相持时,尝筑城于此。”三国时吕蒙曾在山口建军寨,并筑城于今枞阳门外二里许。此城扼大江南北,进可攻,退可守。它和市郊山口(又称皖口)要塞相呼应。吕蒙城应是安庆市区范围内因为战争而建最早的古代城池。

《三国志·吴主传》记载:“黄武七年(228),秋八月,(孙)权至皖口,使将军陆逊督诸将大破(曹)休于石亭。”

自三国至宋,安庆在长达千余年的历史上,为了军事和管理需要,断续有过筑城史,但基本上以土城和石垒为主,真正意义上的砖石城池应自南宋嘉定十年(1217)才开始构筑。

按《宋史》,南宋嘉定十年(1217)五月,安庆知府黄干以“金人破光州”为由,奏请朝廷,建城御敌,奋战近八个月,于当年冬完工。城周九里有半,五门毕具。据《宋史·黄干传》记述推算,安庆城墙长度为1440丈,约合9.6里,城门、壕堑和防御设施毕备。绍定四年(1231),知府赵希衮续修加固。端平三年(1236),因蒙古军侵袭,安庆府自今潜山移治长江边罗刹洲;嘉熙二年(1238)后,曾拟在盛唐湾宜城渡筑城,未成。景定元年(1260),沿江置制大使马光祖在宜城渡复筑安庆城池,形成“城周九里十三步,北负大龙,东阻湖,西限河,南瞰大江”的规模,并迁怀宁县治附郭。据《建康志》:“筑宜城为新安庆府,周十三里,高二丈,趾广七尺,顶半之。”关于安庆的城门,道光《怀宁县志》载:“城有五门,东曰枞阳,南曰镇海,东南曰康济,西曰正观,亦曰八卦,北曰集贤,旧西北有门曰万观,元末堵闭。”“镇海门,旧名盛唐门。”

南宋以后,宜城渡的安庆府城又经过了多次整修。元至正十六年,余阙驻守安庆时,将城墙增高至二丈有六,又挖三重深濠,引江水入濠,环绕城池。余阙与红巾军在安庆相持七年,安庆城为元朝支撑整个东南危局的重要屏障。明洪武二十三年,指挥使戈预重修,浚池深至一丈。崇祯八年(乙亥),知府皮应举、知县黄配玄续砌周城、马道,北关一带增高雉堞,建敌台四个,开挖旧濠。清顺治二年(1645),左梦庚破皖,将五座城楼全部烧毁。当年六月,安庆知府桑开第重建五城楼。清代顺治七年(1650)城墙倒塌百余丈,操江巡抚李日、知府王廷宾、知县贾壮修补复故。顺治十七年,操抚宜永贵重修女墙三十余垛,合旧垛四为一,计七百五十四垛。设立窝铺十六所,敌台四个,炮台十六座,火药房六所,城房二百三十八间,以备守御。康熙四十九年(1710),城墙倒塌,巡抚叶九思发工银,委知县张懋诚修筑。乾隆二十七年(1762),总督尹继善、巡抚讬庸,“会奏皖属三十四州县同时修理。”乾隆五十二年,巡抚书麟补筑城池。嘉庆十三年(1808),巡抚董教增又加以修筑。

清代咸丰年间,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曾镇守安庆,改革天朝有关经济政策,史称“安庆易制”。为防御湘军的进攻,除了加固城防外,在西门至南门之间又建了一道子城。太平天国后期,安庆为天京主要屏障,清军分兵四路夹击安庆,英王陈玉成等进行长达两年的安庆保卫战。太平天国与湘军争夺安庆时期,安庆城池损毁严重,北门马山一带城墙被炸毁数丈。同治元年(1862),曾国藩驻安庆,在北起集贤门、南抵江岸的城外西边加筑一道月城,辟“金保”、“玉虹”两个城门。光绪年间,时任安徽巡抚在金保门南面增辟“同安门”。

南宋以后,安庆府城经过多次整修,但安庆城在清代中期以前规模基本未变,大致依地形地势布局,略呈方形,城中西北高,东南低,市区建筑在两列并行的高地上,从城市总体布局上看官府衙门和府邸多位于城厢居中偏北的高岗上。从正观门(西门)始,怀宁县署、布政司署、试院、抚署、按察司署一字排开,为城区中官署最为集中的地区。此线以北有安庆府署和安庐道署、守备署等,城市公共社会设施如城隍庙、育婴堂、府义学、书院集中于城区西北面,在集贤门附近也为城市文教区所在。市肆和一般民居在南厢,仓库在镇海门附近,沿长江一线是城市商业较为繁荣地带,寺观主要分布在城郊。”“至清代中期,城市显单一紧凑块状形态,此时城市规模很小,仅2.7平方公里,城市空间处于明显的点状形成阶段。

至清末,安庆城的格局,仍然没有太大变化,官府衙门、府邸安置在城厢居中偏西北的高岗上,市肆和一般居民布置在南厢,仓库设于镇海门附近高岗上,文教区集中于衙署以东,寺观分布在城郊。就城内来看,安庆老街狭窄弯曲,道路起伏不平,有“九头十三坡”的称呼。到清末民初,才有较大兴举,将全城260余条多为鹅卵石子铺垫的街巷改铺为石板路,并修建排水沟;修复清真寺、建起发电厂;相继建起具有西方建筑风格的同仁医院、天主教堂、墨子巷邮电大楼、省参议会等建筑群体。

民国初年,孙中山先生拟定《建国方略》,对安庆的建设曾有深入阐述。“安庆自从经太平天国战争破坏之后,昔日之盛不可复睹矣。现在人口仅有四万。其直接邻近之处,农产、矿产均富。若铁路既成,则六安大产茶区,与河南省之东南角矿区,均当以安庆为其货物出入之港。在治江工程中,安庆城前面及西边之江流曲处,应行填筑。此填筑之地,即为推扩安庆城建新市街之用。所有现代运输机械,均应于此处建之。”在安庆城对面上游江岸最突出之地角,应行削去,使江流曲度更为和缓,而全河之广亦得一律。新市街即当在此处建造,因皖南、浙西之大产茶区,将于此处指挥掌握之也。如以徽州之内地富饶市镇,又有产出极盛之乡土环绕之,则必求此地以为其载货出入之中站明矣。以芜湖为米市中心言,则此安庆之双联市将为茶市中心,而此双联市之介在丰富煤铁矿区中心,又恰与芜湖相等。此又所以助兹港使于短期之间成为重要工业中心者也。故在长江此部建此双联市,必为大有利益之企业。”孙中山认为安庆城市不够广阔,交通亦不便利,所以安庆应该拓展江南部分,建设“双联市”,使安庆成为重要的工商业中心。按此思路,安庆的城市格局可以和武汉、南京相比肩。1922年省会安庆成立市政筹备处,并挂牌办公。1927年省政务会议决定将安庆市规划建设为“双联市”,即以长江两岸分为南市和北市,范围比原城区扩大一倍。总体布局上,工业区在西门外;商业区在沿江一带及城东新市区内;教育区在菱湖公园附近;行政区在菱湖南岸一带;其他则为住宅区、小商品区及防火区。江岸码头拟建于建设路南端。1929年,因时局变化,安庆市政府暂行停办,不久“双联市”规划建设完全停顿。

建国前,安庆外向发展机会丧失,受长江、皖河、大小龙山、凤凰山、狮子山等阻隔,没有发展空间,城市只得以怀集路和华中路及长江为伸展轴,向北和东两个方向发展。20年代至30年代中期,修建新市路、建设路、孝肃路、华中路、沿江路等道路8条,总长7700;开办菱湖公园,兴建森林公园。到1949年,安庆城市约3.6平方公里,实有道路总长29.1公里。市内街巷狭窄弯曲,房屋多为低矮的平房,砖木结构居多,除了城外的迎江寺和城内的教堂、邮电局大楼,很少有超过三层的建筑,商户、铺面及手工作坊也集中在少数几条街道上。城楼破败不堪,公共设施基本陷于瘫痪。

1950年的《安庆市区营建计划》比民国时代增加了部分公共建筑。1956年市规划委员会开始编制总体规划,1958年完成,规划盲目扩大城市规模,与实际状况相违背。旧城改造中,盲目拆除全部旧城墙及枞阳、集贤、镇海、八卦、玉虹五座城门,改建玉琳路、东正街、府西街。1955年新修人民路东段,改建华中路和安合路。1958年新建湖心路、钢铁厂西南路(今黄土坑路),成为城区与东北郊联系的干道。1960年修订城市规划,将城市定位为重工业城市,开始形成城东冶金、机械工业区,城北建材工业区。1964年再次修订总体规划,比原规划在人口和用地上大为缩减。1973年初,结合石化总厂选址,完成《安庆市城市初步规划》。规划中城市布局和用地选择与1960年规划大致相同,城市逐渐北移。1974年开始,安庆石油化工总厂在西郊九里十八湾荒丘兴建,城区西北部进入大开发时期。70年代末,大庆路(今集贤路)改建,青年路(今德宽路)扩建,湖滨南路(今菱湖南路)等主干道拓宽。

1978年,随着石化总厂的建设,安庆城区西部进入大开发时期。1979年至1985年,城建部门吸取历史教训,重新编制城市总体规划(1984~2000)。市级行政中心仍在老城区,商业中心在人民路和吴越街。对旧城,拓宽主要道路,打开交通卡口;改建临街房屋,降低建筑密度,迁出部分污染工厂。城市以块状分片方式发展。市级行政中心仍在老城区,商业中心在人民路和吴越街。到1988年,城区道路共282条,总长50.85公里,面积47.21万平方米。1978年先后拓宽或新建18条主要道路,道路总长35.38公里,面积31.86万平方米。

1988年与1949年相比,城市人口由不足8万人增加至24万人,建成区面积由3.5平方公里增加至18.4平方公里。19921997年,在城市北部新建了开发区,面积近30万平方米。到1998年,安庆市区建成区面积达30平方公里,在建设新区的同时,老城区改造速度加快。倒扒狮、钱牌楼等传统商业街经过修整,更加古朴典雅,商业气息更加浓厚。

1992年至1997年,在城市北部新建开发区。通过对滨江城市景观带、菱湖风景区的建设等措施,使得城市景观环境逐步改善。城市对外交通条件包括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不断改善(如合安公路拓宽、合九铁路开通、合安高速公路、安九公路和皖河大桥、安庆长江大桥建设),加强了安庆对外联系。到1998年,安庆市区建成区面积达30平方公里,与1978年相比,道路总长由35公里增加至119.9公里,城市绿化覆盖率由14.6%提高到31.8%,市区人均居住面积由3.9平方米增加到8.2平方米,供水率99.8%,城市气化率达81%。老城区改造速度加快,倒扒狮、钱牌楼等传统商业街修整,商业气息浓厚。人民路进行改建,成为商业、商务、金融、办公等功能为主的商业商务中心,市区内高层建筑开始涌现。

2005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加快推进“双百”城市(百万平方公里、人口100万)建设目标。2009年,全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达92.76亿元(含县区),市区建成区面积达76.8平方公里,全市城镇化水平达40.1%。安庆的城市建设更多的是考虑提升综合实力,更快融入皖江流域城市经济带。并加快推进“双百”城市建设(建城区百平方公里、人口100万)。到2010年,安庆市已两次出台城市建设总体规(《2003~2020》《2009~2030》),对未来城市的发展,构筑了更加清晰的思路。2016年,安庆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3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521.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1.7亿元,进出口总额17. 56亿美元,财政收入267.6亿元。根据《安庆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的意见,将安庆城市发展总体目标定位为“宜居城市、文化名城、区域性中心城市、制造业基地、旅游胜地”,现代化的历史文化名城,先进制造业和文化旅游基地,滨江山水园林城市。城市主要职能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皖、鄂、赣三省交界的区域性中心城市;长江中下游商贸物流中心;安徽省重要的旅游服务基地;安徽省以石化、轻纺和装备制造业为主的产业基地。城市发展方向是:选择“东进北扩、环山发展”的发展策略,在上版总规的基础上向北(白泽湖方向)和环山(杨桥、五横、罗岭)发展,形成“滨江、襟湖、环山”的城市空间布局。逐渐形成“一城两翼,两心七片、山水交融、环状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确定了城市规模以及总面积901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区规划范围(市区821平方公里,皖河农场80平方公里)。

 

                                                              (汪忠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