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他山之石 当前位置:主页 > 他山之石 >

一村三馆 点亮湘溪乡土根脉——湘溪村村史馆

发布时间:2025-09-05 浏览次数:

         资料链接:湘溪村村史馆是浓缩江南水乡农耕记忆与新时代乡村振兴成果的乡村博物馆,坐落于富阳区新登镇西北部山区。这座由村民同心共建、乡贤倾力助建的精神地标自2013年建成后历经两次内容革新,现以“历史沿革”“红色记忆”“乡村建设”“历史人物”等18个主题板块为脉络,生动诠释“发展可鉴、未来可期”的村落叙事。伴随农耕和民俗馆、动植物科普馆相继落成,“三馆联动”的特色展陈体系构建起“村史-农耕-科普”文化矩阵,使古老农耕智慧与生态文明理念深植年轻一代心中,持续书写美丽乡村的文化传承新篇。


       湘溪村,坐落于富阳区新登镇西北部的群山怀抱之中。这片方圆12.18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分布着15个自然村落,740户人家。近年来,湘溪村焕发时代荣光,将山野灵气凝为发展底气,相继摘得全国民主法治村、全国生态文化村、中国天然氧吧等桂冠。累累硕果映照着乡村的蓬勃生机与崭新气象。

初秋的微风拂过湘溪,一群系着红领巾的少年,屏息站立在“文化建设”展区的玻璃柜前。柜中,一具斑驳的湘溪竹马,无声诉说着节庆的喧腾。带队老师轻声讲述着竹马舞步里的古老寓意。孩童们的眼眸里,映照出对乡土文化的惊奇与探寻。这里正是湘溪村凝聚历史、启迪未来的精神家园——湘溪村村史馆。

 

 

富阳非遗文化——湘溪(仙源)竹马展陈

     

       承载着厚重乡村记忆与精神的湘溪村村史馆,始建于2013年。经2023年精心完善,其内容愈发厚重丰盈。它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历史长卷,以“记住来路,看清前程”的哲思,引导每个湘溪人探寻“我是谁,从何处来,将往何方去”的生命根脉。

 

村史馆内景历史沿革篇

       

       馆内精心构筑的18个篇章,共同编织着这片土地的集体记忆与精神图谱。“红色记忆”展墙前,抗美援朝烈士坚毅的遗像与事迹,令人肃然起敬;“历史人物”篇章里,宋代姚兴将军力抗金兵的故事,传递着穿越时空的浩然之气;“组织沿革”中清晰地描绘出一代代村官带领乡亲们在这片土地奋斗的足迹;那些在“杰出荣誉”中记载的勤劳、实干、奋斗的村民故事,也如涓涓细流,润物无声地滋养着心田。

 

村史馆内景荣誉硕果篇


       随着时光流转,2016年农耕与民俗馆应运而生。这里汇聚了村民自发捐赠的各式古老农具与生活器物,每一件展品前都清晰标注着捐赠者的姓名。这不仅是对先辈建设家园贡献的深切铭记,更是为后世子孙与四方访客,打开了一扇深入了解江南水乡千年农耕文明的窗口。馆内系统呈现了农耕文化的制度、特点、社会功能、时序节令、农耕习俗以及丰富的农耕器物,勾勒出人与土地相依相存的生命图谱。

 

 

农耕与民俗馆内景展陈


       2017年,湘溪对家园的认知探索再谱新章——动植物科普馆悄然落成。其初衷,是为生于斯长于斯的青少年构筑一座亲近自然、认知生命的桥梁。展馆分为“野生动物篇”与“野生植物篇”两大主题,其下细分“国家一级保护”“国家二级保护”“省级保护”类别。尤为珍贵的是,“野生植物篇”中精心收录的133种湘溪本地植物图文档案,不仅成为孩子们认识乡土自然的鲜活教材,更为这片土地的野生植物群落编纂了翔实的名录,为记录与守护生物多样性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石。

 

 

动植物科普馆


       这座由村史馆、农耕与民俗馆、动植物科普馆共同构筑的湘溪三馆,凝结了村中退休教师、乡贤代表以及众多爱心人士的智慧与热忱,是全体村民同心协力、共建共享的文化结晶。

 

       如今,它们不仅是红色旅游线路上回望峥嵘岁月、汲取精神力量的重要驿站,更是新劳动教育理念在乡土大地上生根发芽、启迪智慧的生动课堂。“三馆”静立,诉说着湘溪的深厚底蕴与奋斗历程,也清晰地展现出这片山水田园继往开来、充满活力的发展路径,让历史的光辉照亮前行的道路。

 

(来源: 富阳区史志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