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人物长廊 当前位置:主页 > 人物长廊 >

中共桐西地区党组织及抗日武装负责人:宋海珊

发布时间:2013-10-05 浏览次数:

    宋海珊(1898~1942),桐城市挂车河人,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时期中共桐西地区党组织及抗日武装负责人之一,也是桐潜边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开拓者之一。宋海珊出生于当地贫苦农民家庭,幼时读私塾不到一年,便被迫辍学;十一岁开始给人帮工补贴家用;十三岁学补锅,以此谋生。此时他接触过活跃在大别山的红军游击队,并为红军修理过枪械。
   九一八事变后,宋海珊在家乡发起抗日救亡运动,组建了僚枫乡人民自卫队,任队长。七七事变爆发后,日军大举侵华,1938年6月,桐城沦陷。宋海珊积极响应中共桐城工委(后改为县委)的号召,投身到抗战队伍,担任桐城县抗日人民自卫军分队长,曾配合过新四军四支队9团袭击日军的行动。1938年秋,因遭国民党反动当局通缉,宋海珊等离开桐城,投奔新四军4支队,继续参加抗日斗争。不久,宋海珊奉命回到家乡,秘密发展党的组织,建立抗日武装。1940年初,为落实中共桐(城)怀(宁)潜(山)中心县委在桐城县蒋铁乡望狮岭召开的第一次党代会精神,宋海珊经过周密安排,率领他组织的20余人队伍,成功地袭击了松陶、银峰两个伪乡公所,缴获了一批枪支弹药,为桐西地区的抗日斗争建立了功勋。
   此后,宋海珊及其他的队伍转移到桐东水圩,编入新四军江北纵队特务大队,宋海珊任特务大队2连副连长。10月,宋海珊奉命再返桐西,担负起恢复和发展桐潜边党组织、抗日武装和开辟抗日游击根据地的重任。1941年1月,他动员并与叶树槐同志一道组建了桐西独立大队,任桐西独立大队副教导员。不久,宋海珊又成功地策动了原国民党桐城县常备队第五中队长张振中率部起义投身革命。在宋海珊的积极帮助和指导下,张振中部编为桐西独立大队8连。10月,桐西独立大队改编为桐西独立团,宋海珊任桐西独立团三营教导员。
   1942年2月,中共桐西区委成立,由在桐潜边区坚持斗争的宋海珊担任书记,隶属舒桐潜工委领导。1942年6月23日,宋海珊在做国民党桂顽策反工作中,被叛徒出卖,不幸在桐西山区的枧山被顽军逮捕。面对顽军的劝降和严刑拷打,他始终坚定党的信念,坚信抗日必胜,表现出共产党员威武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品格和崇高气节。8月17日,宋海珊遭反动派杀害于桐城西门外。临刑前,他大义凛然,连声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
   宋海珊牺牲时,年仅44岁。家人和乡亲们将烈士遗体运回故里安葬。
   1978年3月,挂镇乡革命委员会将原是土冢的烈士墓重修为水泥墓。虽因自然风雨侵蚀,但烈士墓整体保护完好。每年清明时节,均有青少年及学校师生前往祭扫,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